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19-01-04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同体异称,由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先生开创,迄今已有69 年的历史。钟敬文先生是国际公认的“中国民俗学之父”,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但他始终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坚持建设民族文化主体性,经过对外来民俗学的多元人文学科模式与我国民俗学的国学传统特征的反复比较,通过长期研究和投入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的实践,在北师大创立了“中国民俗学学派”。与20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人文学科建设的轨迹一样,北师大民俗学专业也经历过各种艰难的考验,但是有学术大师的精神传统,有对传统人文学科建设的甘苦的比较长期的认识,有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始终可以承受考验和挑战。 一、机构体制与师资队伍 第二,创办“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自2015年至2018年连续4 年举办,中外一流教授48 人次授课276 学时。学员分布国内高校77 所,外国高校7 所,专业分布42 个。结业的研究生312 人。 相关链接: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198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保护民间文化的文件,1992 年由美国著名汉学家欧达伟(R·David Arkush) 教授向北师大校长提议,1993年正式成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钟敬文教授任首任所长,该所侧重民俗学的国际化发展和高层学术交流,曾聘请季羡林、费孝通、张岱年和启功等著名学者担任长期通讯研究员,聘请一流海外汉学家18人担任客座教授。2002年钟敬文先生辞世后,经学校任命,由钟敬文先生原学术助手、民俗学学科带头人董晓萍教授继任所长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是校级实体研究所,在米博体育官网入口体制内承担教学工作,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的平台上承担科研任务。
本所现有教学岗师资3人,其中教授2人,讲师1人;工程实验岗高级工程师1人,全部4人都有博士学位。
二、研究机构与工作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2016 年创建,依托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与敦和学术基金会共建。
北京师范大学八十年代思想文化研究所,2016年成立,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与香港明远文化教育基金合作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学重点实验室,2003年建立。跨文化对话网站和跨文化研究院网站,工信部备案一级网站,2012年注册。跨文化学微信公众号,2013年注册。
三、科学研究
本所秉承前辈开创的中国本位、开放发展、高端建设的建设理念,设计科学研究规划,在钟敬文研究、数字化、跨文化学建设方面取得标志性科研成果。
( 一) 钟敬文研究
1、建立数字钟敬文工作站,推动钟敬文学术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播、国际交流与未来传承。
2、编辑出版《钟敬文全集》,全面展示钟敬文先生的卓越学术文化成就和重要历史贡献。
( 二) 数字化
由北师大数字民俗学校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工作,历时15年,已建成我国高校民俗学研究资源藏量最富的数字资源库。
( 三) 跨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建立,将钟先生创立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的目标推向更高的学术平台。
第一,首次提出“跨文化学”的概念,将西方民俗学界上世纪提出的“国际民俗学”转向“ 跨文化民俗学”, 获得国际同行的响应。
第三,出版“跨文化研究”丛书68种。参加撰写本院学者有:王宁《汉字六论》、《跨文化汉字学》( 法国版),程正民《跨文化研究与巴赫金诗学》、《巴赫金诗学》(法国版),李国英《< 说文解字> 研究四题》、李正荣《跨文化托尔斯泰研究》,董晓萍《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跨文化民间文艺学》、《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民俗志》、《跨文化民俗体裁学》、《跨文化民间叙事学》和《跨文化技术民俗学》等。201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这套丛书出版消息,产生了很大的中外影响。
四、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首席专家董晓萍、王一川,赖彦斌、史玲玲参加。阶段性成果《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报告,引起海内外轰动,300 多家主流报纸媒体刊载。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俗文献史纲要及其数字化管理系统》,系列课题6个,董晓萍等主持,赖彦斌、史玲玲参加。结项成果:优秀。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金丝燕、乐黛云、董晓萍主持,李正荣参加,结项成果:优秀。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民俗学》,董晓萍主持,李正荣、赖彦斌、史玲玲参加,进行中。
五、课程建设
发扬传统、守正开新,建设课程系统。已获评教育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3 种:1)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2)钟敬文主编、许钰、董晓萍副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3)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化》。传统优势课程“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为本科生和留学生常年开设。近年扩展了跨文化学方向,围绕“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汉语文字学”、“跨文化俄罗斯与东欧国家文学”和“跨文化社会研究”开设研究生课程,加强了传统人文学科国际化的力度。